【南方网】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如何?这本蓝皮书告诉你答案
南方网讯(记者/李润芳)10月26日,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毛艳华教授团队完成的《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蓝皮书(2013-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对外发布,首次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总结研究,提出了推动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和措施。
政策:沟通体系初步成型
“一带一路”建设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但也强调政府推动和政策保障。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根据国家层面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出台《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是全国各省市区中第一个制定参与“一带一路”实施方案的省份。
在充分发挥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作用基础上,广东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公开出台了7个政策文件以促进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政策内容涉及到经济、贸易、金融、投资等多个关键领域,同时,各地市在国家和省政策支持下积极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策沟通。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稳步推进,广东应如何进一步优化调整“一带一路”支持政策?《蓝皮书》中提到,应从四个方面提升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水平:一是明确各地市的定位,形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合力;二是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互联互通,发挥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作用;三是加快制定促进信息互联互通的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四是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重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创新,继续当好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交通:设施联通稳步推进
记者从《蓝皮书》中了解到,五年来,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欧班列方面,2017年全年开通达到201列,实现每周4列的常态化运营;2018年上半年,广东中欧、中亚班列发运78列,同比增长20%。
在港口航运方面,广东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96个,开通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200余条,挂靠广东港口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达350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与国际港口缔结友好港 64对,其中与“一带一路”国家结对 16对。
在航空运输方面,广东省航空运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非常紧密,2017年广东省出港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共有 84条,占到全国出港直飞“一带一路”国家的 12.8%;广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执行航班近 9.6万次,承运旅客约1237万人。
贸易:经贸合作稳健发展
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广东加快贸易便利化改革,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沿线国家基于比较优势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2017年,广东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达到 2219.9亿美元,占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的24.4%,排名全国第一。
五年来,广东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规模稳步提升,进出口总额由2013年的1791.6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2219.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6.4%上升到22.1%。
毛教授建议,未来广东应通过建立海外园区、打造现代服务体系、扩大进口等方式综合平衡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商品结构和国别结构,充分挖掘各自的比较优势,强化与沿线国家的价值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