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沪港双平台助国家全球化
??【大公报讯】记者卢静怡广州报道: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香港中银经济研究处主管谢国樑首次透露研究成果表示,在国家逐渐推进经济全球化领域发展过程中,上海和香港可分别成为主辅平台。其中,上海作为境内及核心业务管理平台,而香港则作为境外及风险投融资及风险管控平台。他称:“沪港两个中心平台有很强的功能互补性,可在国家全球化战略中扮演‘双平台’角色。”
谢国樑表示,香港在国家全球化发展格局中将有新地位和新功能。香港需要发展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优势,在这基础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北上广深能承担的功能都转让出去,发挥最有优势的部分。他又称,香港目前拥有金融开放,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沿阵地以及缓冲地,可成为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的枢纽和节点。
大湾区是未来发展重点
“香港还将成为‘一带一路’、内地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资金、专业服务以及人才的平台。”谢国樑称,香港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管理平台,同时作为新型多边国际机构的总部或主要营运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也是香港未来发展重点。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国两制”和三个核心城市是大湾区的最大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始终要追求的目标,是尽量降低制度差导致的成本,增加制度互补带来的收益。”他表示,大湾区需要建立统一商品和要素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工体系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原文链接: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7/0514/345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