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公报】?杨健:港可发展“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昨日在广东中山大学举行。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冯巍、中联办副主任杨健、广东省副省长何忠友以及100多名学者出席。杨健以详实数据指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这一切充分说明“一国两制”不仅行得通,做得到,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杨健表示,在国家重大战略之下,香港可继续寻找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发展成为“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文化交流平台。冯巍亦指出,香港与内地在高端服务领域互补性强,未来“一带一路”的仲裁区可放在香港。/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国际社会普遍给予高度赞誉”。杨健在讲话中以一组数据,显示香港回归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成果。在1997年到2016年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长至2.49万亿港元,年均增长3.2%。而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长至9083亿港元,增长了将近一倍;外汇储备由928亿美元增长至3862亿美元,增长了3.16倍。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是全球第八大证券市场、第八大贸易体、第四大外汇市场和第四大船舶註册地,机场货运量多年高居全球首位。杨健又举例指出,至今香港仍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是全球竞争力排名领先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还是全球最长寿的地方,是对外籍人士吸引力较大的地区之一。“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一国两制’不仅行得通,做得到,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

  找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结合点

  杨健认为,香港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还可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国家重大战略之下继续寻找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发展成为“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产业跨境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桥樑,国际人才的孵化器和输出地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多功能航运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杨健指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难免要经歷风雨以及坎坷。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内外环境的变化,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对此,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动摇,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指导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妥善处理,积极化解,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得“一国两制”实践继续成功向前推进。

  贯彻“一国两制”两点方针

  杨健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会见行政长官梁振英时所强调的那样,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美丽香港必将绽放新光彩。

  冯巍也肯定了香港回归20年所取得的成就,并称在国家未来百年战略目标上,香港在“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国家战略中有明晰的参与地位。他表示,在内地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到海外投资,出现资金纠纷时,需要决定由一个地方担任仲裁机构。“香港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们可以把仲裁区定在香港,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广东省副省长何忠友表示,中央对粤港澳合作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出标誌着粤港澳区域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未来将着力加强三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口岸通关的创新,加快形成粤港澳一小时经济圈,促进粤港澳共赢发展。

原文链接: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7/0514/345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