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冯庆想:香港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与使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媒体热衷炒作的“中国威胁论”又沉渣泛起。这些西方中心主义框架下的中国想像往往反客为主,赋予中国“霸道、专制、落后”等负面形象,一厢情愿认为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难以跨越国际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贸易摩擦、中加外交关系紧张背后就反映了这种西方意识形态的偏执。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通过香港这个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国际橱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讲好“一国两制”成功故事
一、“一国两制”成功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篇章
用好香港的国际人文联系,讲好“一国两制”成功故事,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香港特区的殷切期望,也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工作重点。九七回归以来,在国家的坚强后盾与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香港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同时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巩固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旅游中心地位,多次被国际知名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与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可见,背靠国家、面向世界,香港在“一国两制”实践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一国两制”成功故事,不仅是香港社会保持繁荣稳定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生动案例,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区域治理能力历经考验的有力依据。概言之,中国用香港“一国两制”实践故事告之世界:“一国”之内、“两制”共存为什么能成功。
二、讲好中国故事 香港优势显著
1.区位优势。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香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利用和平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同时,香港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国视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视窗,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香港官方对外宣传的“亚洲国际都会”形象亦深入民心。香港对自身角色的精准定位,决定其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一国两制”价值的能力。在主权国家框架内,香港属于中国,它是华人族群的聚散地;在全球化浪潮中,香港也属于世界,它是中国连结东方与西方的枢纽桥梁。华洋共处的社会特质与战略显要的地缘政治位置表明,香港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资质,可以成为国家对外传播改革开放成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绝佳据点。
2.硬软体优势。在17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香港的社会结构开放性与文化网路混杂性,为其输入输出各种价值观提供了流动性与便捷性。作为世界上人流、物流、服务流、资金流与资讯流最为融通的地区之一,香港具备建立中国故事海外传播中心的独特优势。
从硬体层面看,超过80家国际传媒机构在香港设立办事处,香港拥有18个卫星电视广播机构为亚太地区提供200多个电视频道,香港每年接待外国政要、学术界和智库等具有影响人士来访上百次,举办或协办国际会议上千次。同时,香港的驻外经贸办事处、华商网路、华侨资源遍布全球,大量商会、专业团体与公益组织与世界各地保持密切关系。
从软体层面看,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镇,香港不仅形成了适宜的国际文化传播氛围,而且积累了成熟的国际传媒运营经验,在价值理念转译、故事包装手法等方面与国际标准高度接轨。凭藉与欧美国家交流沟通优势,香港能更容易让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中国故事。
全面提升香港传播实力
三、讲好中国故事 香港大可作为
1.讲好中国故事,须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延绵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积淀中,逐渐编译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镌刻在华人华侨的精神世界里,一直化育滋养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可见,中华文化蕴含“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身份轨迹,突显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优势。
讲好中国故事,香港不仅要从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汲取精神力量,也要在“一国两制”文化融合中提炼实践经验,找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通过中华文化载体及其独特魅力,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理解与认识。
2.讲好中国故事,须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可尝试构建融通中国与世界交流的话语概念与阐释方式,增强话语传播亲和力,改变空泛化、平庸化、碎片化的话语习惯,使之能够为香港市民与外国民众所认可与接受。同时,要逐步改变中国话语体系不自觉受到西方话语体系挤压而时常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
在当前“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香港既要掌控中国话语主动权,又要将“一国两制”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3.讲好中国故事,须提升香港传播实力。俗语道:“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特区政府可加大资源投放与政策介入,支持爱国爱港传媒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培育中坚力量。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共传媒系统,创新传播形式,综合利用微视频、自媒体、动漫创作等媒介,构建全面认知中国、认识共产党的资讯平台。
另外,抓住“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机遇,加强与国家传媒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资讯传媒、亚洲教育枢纽、科创智库资源与民间社团网路等优势,增强国家对外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ww.takungpao.com/opinion/233119/2019/0130/242441.html?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