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民日报】发挥旅游业优势澳藉湾区结构转型

稿件来源:【市民日报】2019年1月21日 发布人:adsyxy

     【本报讯】多个团体在本澳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理事长、澳门大学教授关锋认为,澳门应该发挥旅游业的发展优势,通过区内合作,让更多国际旅客在大湾区消费和投资,藉此逐步找到结构转型的路向。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澳门基金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澳门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主办,广东华南经济发展研究会承办,《亚太经济》杂志社协办的2019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处长洪波、澳门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刘本立、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杨允中,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晓,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锦川,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长杨开荆,还有粤港澳3地专家学者共80多人。

  研讨会主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机遇,构建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新优势”,得到粤港澳3地政府及专家学者支持,共收到论文80多篇。王晓表示,1988年举办首届粤澳关系研讨会至今30年,期间举办了25场研讨会,出版8本论文集。这些理论成果为加强粤港澳合作,推动实践发展,服务3地经济社会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她称,近期,广东省社科联还将加强同港澳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进行理论探索,提出有战略性、前瞻性、操作性的理论成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国两制”事业发展。

  促要素跨境流通 形成协调新格局

  吴志良表示,希望通过活动,发挥团结大湾区城市社科界研究力量的平台作用,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层面,为建设富有活动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力量,提升大湾区的发展质量,加深成员城市之间的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推动彼此的学术研讨及交流。

  与会专家围绕主题,就粤港澳大湾区缘起与路向、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高技术制造业等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推动在贸易、服务、教育、司法、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发展问题展开广泛交流。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理事长、澳门大学教授关锋认为,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每个城市须以自身比较优势作为发展考虑的重要依据,澳门的比较优势是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和强大的国际市场,他建议澳门发挥这些优势,通过区内合作,让更多国际旅客(游客与商务客)在大湾区消费和投资;澳门更可以通过这种参与,逐步找到结构转型的路向,刺激新的生产,务使澳门的发展在增长和稳定中取得中长期平衡。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异质制度下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实现要素跨境顺畅流通、区内营商规则对接、区域合作机制创新。

  他提倡破解市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湾区要素便捷流动;加强营商规则对接,推动湾区形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创新3地合作机制,推动湾区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