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粵帶路進出口全國居首

廣東進出口領先全國(中新社)
【本報記者廣州廿六日電】《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藍皮書》(二○一三至二○一八年)今日正式發佈。去年廣東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達2,219.9億(美元,下同),佔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的24.4%,排名全國第一。
藍皮書指出,圍繞打造“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心、戰略樞紐和重要引擎的定位,五年來廣東與沿線國家建立廣泛的貿易合作關係。其中,進出口總額由一三年的1,791.6億升到一七年的2,219.9億美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比重由16.4%升到22.1%;一般貿易佔廣東與“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的比例,從一三年的55.9%升到一七年的57.4%。
藍皮書認為,廣東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合作基本形成錯位競爭局面,建立了體現各自比較優勢的互補性貿易關係。未來應通過建立海外園區、打造現代服務體系、擴大進口等方式綜合平衡與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規模、商品結構和國別結構,充分挖掘各自的比較優勢,強化與沿線國家的價值鏈合作。
雙向投資穩步增長
廣東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雙向投資呈穩步增長。去年廣東實際使用“一帶一路”國家外資金額4.498億,佔全國利用沿線國家外資總額的8.09%。截至去年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廣東累計設立項目8,770個,實際利用外資151.2億;一四至一七年廣東對沿線國家實際投資分別為17.2、24.9、41.1和2.95億元。
藍皮書指出,經過連續三年高速增長,去年廣東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大降,一方面有市場調整原因,另一方面有遏止非理性投資的原因,以保障廣東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更加理性和穩健。
此外,廣東對“一帶一路”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一方面,體現在投資目的地多元化,對非東盟的“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小,但增速較快;去年廣東省對外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投資額度同比快速增長76.29%。特別是對“一帶一路”國家的直接投資中,廣東企業通過併購高端技術促進產業升級。
例如,美的集團分別發起對德國智能機器人製造商庫卡集團、意大利空調品牌克萊沃、日本東芝等高端製造業項目的併購成為技術獲取型併購的著名案例。《藍皮書》指出,通過產業轉移和企業境外投資,以良性競爭和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互利共贏的區域價值鏈聯繫,不僅有利廣東經濟轉型升級,也有利“一帶一路”國家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
原文链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8-10/27/content_1305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