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外网】袁持平、刘洋:发挥香港独特优势,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机遇 —— 张德江委员长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讲话的解读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2016年5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释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备的区位、先发、服务业专业化和人文等四个独特的优势,并根据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独特的优势,提出中央支持未来香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发挥的四个积极作用。其主要内容包含两大主线,可以概括为“两个四”:

 

一、香港的“四个独特优势”

       香港具备区位优势、先发优势、服务业专业化优势及人文优势,使其能够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独特作用。第一条区位优势,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来归纳:首先,香港具备物流区位优势。香港具备完善的航运、海运、陆运等物流体系,并处于“一带一路”节点位置。香港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为“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发展提供各种资源和要素的重要支撑;第二,香港具备产业集聚优势。香港实现了先进服务业与内地先进制造业的一个有效衔接,这种衔接使香港与珠三角共同成为产业最为完善、最为发达的区域。其产业的完善必会为未来“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沿岸的各个国家发展制造业及服务业提供牵引;第三,香港具备产业转型优势。香港是内地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的引领,它也是国家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的珠三角毗邻地区。增长极与香港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一个完善的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成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最后转化成先进服务业”产业演进过程,这为未来一带一路沿岸各个国家产业的“梯度发展”提供了引导和借鉴;第四,香港具备“经济模式创新”优势。香港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创新的不断演进和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我国的经济发展一般是由经济特区向沿江沿海地区、再向内陆地区扩展,而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福建等地,香港与特区的结合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起点和重要的先发引擎。这样的起点和先发引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创新型模式。该模式为未来一带一路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五,香港具备降低成本发展优势。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形成了服务业加制造业,还有其他的一些市场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完善产业链,使得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制造业、服务业的成本在全球是很低的,因此,低成本优势会为未来“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第二条,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香港具备开放合作的先发经验。香港“自由港”的制度,使其连续22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在内地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香港与内地一直紧密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在“一带一路”沿岸国家里面,开放经济体的合作引领是其他国家并不具备的。例如新加坡同样是开放经济体,但并没有完整的与外界共同开放、共同合作的经验;第二,香港具备合作引擎的先发优势。内地经济改革与香港成熟市场运行模式的合作,形成“前店后场的”经济分工,把成熟的市场制度引入生产、消费、流通领域,使内地的市场制度越来越完善。也就是以开放促改革的模式使内地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莫斯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第三条,服务业专业化优势,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香港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香港地区凭借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成熟自由的市场体系、低廉透明的税率等为其赢得了高度的市场吸引力和强大的国际沟通能力,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及国际旅游中心。香港的专业服务业也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找到更大的用武之地。第二,协助内地经济对外发展。内地经济正进行结构转型,由过去出口及投资拉动,转为扩大内需和互联网经济的新常态。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开发过程中,香港可以利用其金融优势、贸易优势等协助内地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合作中担当重要的中介角色,把香港建成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第三,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香港地区聚集着全世界最多的既通晓国际金融领域知识及经验、又熟知国内经济形势与需求的专业人士,已在筹融资市场、资产管理及离岸人民币业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领先的世界地位,可以快速、高效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有关合作项目的磋商和建设,提供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香港利用其优势培养一系列国际化专业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条,文脉相承的人文优势,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香港具备西方价值体系。香港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缅甸及部分中东及非洲的国家)容易取得价值与文化的共识并形成合作,普遍而熟练的英文环境也使其具有了沟通区域内不同背景国家的凝聚力;第二,香港又具备东方价值体系。香港与很多东南亚华侨有共同的文化及语言文化体系,共属“粤语文化圈”,可谓“同源”“同宗”“同根”,故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正是因为香港具备了以上的独特优势,因此,张德江委员长的讲话中特意提及香港应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充分把握 “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将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放大和提升香港的优势,支持支持香港巩固既有优势、开发新优势,支持香港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支持香港拓展国际经贸联系,支持香港参与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来。

 

二、香港的“四个积极作用”

       第二条主线是香港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发挥的“四个积极作用”。首先,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势服务业的全方位支撑。包括支持香港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会计、设计、咨询以及其他专业配套服务;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和仲裁服务;支持香港发展高增值航运业,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多功能航运中心;支持香港企业发挥研发、管理、创意、营销、物流等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产能等实体经济领域合作,巩固和提高香港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

       其次,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全方位金融衔接。第一,鼓励内地企业利用香港的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资金;第二,支持香港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在“一带一路”沿线拓展人民币业务;第三,支持香港协助开展基建项目投资、融资、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展资金渠道;第四,支持香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保险和再保险服务,对冲和化解风险。

       再次,充分发挥人文交流优势,实现文化软实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包括支持香港以多种形式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教育合作,打造人才交流平台;支持香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友好往来,加强人文交流;鼓励香港商会、社团、智库等民间组织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研究宣介、培训考察等活动。

       最后,充分深化与内地合作,发挥香港优势,建立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香港+内地”的高速增长新引擎。包括支持香港充分发挥多中心合一的功能优势,在专业服务和国际化人才方面深化与沿海省区市的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水平;鼓励香港与内陆省区市“拼船出海”,构建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合作格局,共同开发沿线市场等。

 

(袁持平,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洋,中山大学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讲师。)

 

原文链接:http://zhiku.haiwainet.cn/n/2016/0523/c3541944-2994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