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公报】陆剑宝:高标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继西九故宫文化博物馆、深港(落马洲)河套协议签署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规划启动,无疑是中央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再度送出的厚礼。故宫馆有利增强香港的歷史文化底蕴,落马洲河套开发有利拓展香港的创新及科技产业空间,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则有利全方位提升香港的综合实力、国际知名度和世界影响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香港方面应如何对接这一国家战略,分享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这于港人港地来说,都具有显著性和切实性意义。

  打造立体式交通圈

  在陆路贯通方面,以环珠江口高速公路和大桥为核心圈。优化和完善深圳湾口岸、皇岗口岸和罗湖口岸的分流和接驳功能,丰富关口经济业态。加快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与深圳的连接,香港方面要尽快落实“一地两检”。港珠澳大桥在落成之际要完善赤鱲角接驳线的贯通,规划完善大屿山的通关便利化、配套建筑、配套后勤服务和大桥旅游。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与深圳罗湖的交通连贯亦要提前启动,以配合香港创新及科技园的发展。

  在航运协同方面,互补互动打造国际级航运集聚中心。除了要协调香港与广州、深圳三大航运中心的竞合关系外,在通航、游艇自由行等领域探索更大范围的开放,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连接能力。继续落实《珠江口区域VTS数据共用合作计划》,推动珠江口水域船舶交通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珠江口各个通航港口之间船舶航行、进出港口动态及恶劣天气警报等航运资讯共享。

  在航空合作方面,加强合作构建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级别的航空枢纽中心。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机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联席会议,统筹湾区内机场空域规划和管理。加强整体空域的使用效率和空中交通处理能力,提升华南地区航班运行效率。

  在金融合作方面,以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的金融放开制度创新为契机,抓住适度放开主线,从资本专案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业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三大环节入手,从政策突破、业态创新和风险防控三个方向形成制度创新着力点。在“深港通”的经验基础上,探索率先在香港与深圳前海之间试点推行“债券通”;在CEPA协议下,进一步降低粤港澳双向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深化粤港澳三地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合作,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巩固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发挥粤港澳金融互补优势,实现香港离岸市场与珠三角产业金融发展支持的对接;以珠三角製造产业为服务对象,完善香港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创新和审慎改革香港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粤港澳金融监管合作,构建适应金融开放创新的风险防范体系。

  抓住投资管理主线,从投资准入、商事登记、税收和人才服务、投资引导四个环节入手,从对粤澳投资和对港投资两个方向形成制度创新着力点。在CEPA协议和全国版“负面清单”的基础上,研究联合制定专门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版“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开粤港澳三地投资商贸服务业和创新科技产业相互的准入限制。

  促贸易自由人才互动

  以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和深圳罗湖河北河套地区为深港创新科技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联合试验区,形成一系列可复製可推广的科技创新投资合作管理的经验。抓住国际贸易流程再造主线,从口岸效率、通关便利、贸易转型和辐射带动四个环节入手,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向形成制度创新着力点。粤港澳大湾区通关便利化方面需对标上海自贸试验区,在通关效率上作进一步的提升。在贸易转型上要不断优化三地进出口商品结构,鼓励培育更多贸易新业态。

  专业人才互动方面,与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接,争取在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投资或从业的香港地区专业服务业人才,继续给予通关、居住、医疗、社保、家属、小孩入学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尽早落实一批粤港合资的学校、医院建设。香港应积极应对人口严重老龄化和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的现实,在可控制范围内进一步合理增加“优才计划”的人数。

  在专业认证方面,适度降低两地医师、律师、会计师和建筑师的从业或投资准入限制。青年人才储备方面,推进“粤港澳高校联盟”建设,促进大学生文化交流、科技研究合作。通过“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安排香港地区大学生到广东企业及机构实习,为香港青年提供不同类型的实习岗位。香港特区政府通过“青年发展基金”资助专案,为有志到前海、南沙和横琴创业的青年提供资金支持,三大片区应配合做好保障工作。

  鼓励广州、深圳和珠海的大学生到香港开展交流或访学,积极推进“青年同心圆计划”等三地青年合作专案。中小学生培育方面,推进粤港澳三地姊妹学校的配对和交流合作。加快西九故宫馆的建设进度,使之成为香港青少年学生了解和正确理解国家歷史文化的窗口。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7/0411/344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