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澳门回归十八周年暨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学术论坛”举办
12月6日,由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与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庆祝澳门回归十八周年暨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学术论坛”在澳门举行。来自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交流探讨。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教授以及袁持平教授、张光南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报告。

陈广汉教授(左二)等开幕式嘉宾合影
陈广汉教授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表示,澳门回归是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回归后,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有效管治和澳门市民共同努力下,澳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发展带来新机遇。澳门将扮演“一中心、一平台和一基地”角色,加快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葡商贸服务平台的建设,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适度多元。
论坛中,陈广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刚、澳门城市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邱晓华进行主旨演讲。陈广汉教授作了题为《从“前店后厂”到粤港澳大湾区——新时期粤港澳深度合作关系走向研究》的报告,引起热烈反响。同时袁持平教授、张光南教授在分论坛中分别就“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作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 “澳门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大湾区建设与澳门社会经济发展”、 “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合作”等主题,深入探讨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和功能,并为促进澳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长远发展出谋献策。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局副局长陈子慧,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浦海龙,外交公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旸,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张曙光,副校长孔繁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