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教授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两会期间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教授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分别在3月9、10和11日香港之声,天天财经播出。以下为采访中陈广汉教授的主观要点: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也一直是香港的核心社会价值之一。法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基本法,这对香港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其中规定了中央与香港的关系、香港的自主权力、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等,但现在对基本法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第二是对香港本身法律治理,自从占中以来,包括春节期间旺角发生的暴乱,体现一部分人忽视香港的法律,这对香港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在一个法治社会怎么可以公开违法呢?但这种违法的成本也很低,一个人因为这样的原因被法院关起来也许一保释又放出去了。所以目前的法律缺乏威慑力。与英国管治时期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处理还是比较严厉的。因此现在不断有人触及香港法律的底线,一旦这个底线没有了,香港社会就会进入动乱的状态。这也是香港一些有识之士、学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这样的情况对香港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旅游业。以往在春节前后,很多内地游客都会去香港,但今年游客量下降,香港旅游的品牌迪士尼已经开始出现亏损。所以香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内地游客的攻击,已经影响到了香港的旅游业。

这次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地位和功能。这实际上表明了中央对香港的期望和高度重视。回归以来,中央一向重视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即使现在出现了这样的动乱和风波,中央还是一如既往的希望香港可以保持长期的繁荣稳定和国际竞争力。现在中央提出了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比如“十三五”期间国家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从以往强调引进来到现在强调走出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系、服务业发达的金融贸易中心,可以在国家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中发挥特别的作用。香港在资金融通具有优势,资金融通的成本比内地低,人才多,在法律方面也比较容易与国外接轨。这些都是香港的优势条件,国家十分希望香港的这些优势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国家和香港都有利。这也体现在对香港未来的发展的长远定位思考。

采访中主要分析了在十三五期间,粤港澳合作主要在前海、南沙、横琴等的自贸区有所提升,特别是服务业开放、科技行业的发展和大型跨级投资。除此之外,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也要加强建设和对接。另外,目前正在修建的哈尔滨-北京-香港的高铁建设项目,为香港加入国家高铁时代的新发展阶段提供了新机遇,对两岸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该项目在香港久拖未决,不利于香港对这次机遇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