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陆剑宝:粤港澳大湾区应"去三化”
??特首梁振英一行日前结束粤港澳大湾区西岸五市的考察,将于九月、十月间向国务院提交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定稿。这是梁振英在卸任特首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该规划的开展将与林郑接下来五年的施政相交接。自三月五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构想,珠三角七市和港澳地区积极回应,纷纷开展调研和初步规划的准备工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反映了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各市(区)应慎防出现以往区域经济发展的“九龙治水”现象,各自为政,各出其招。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去三化”尤为重要:一是“去边界化”;二是“去龙头化”;三是“去基建化”。
去边界化
目前一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范围包括传统的珠三角七市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但是,湾区作为一种开放型的经济模式,不应以严格的行政边界作为范围的划分依据。像三藩市湾区和东京湾区等世界著名湾区,尽管范围划分以与港湾相邻的地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没有严格的属地限制。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亦一样,若按照传统的七市两区作为划分范围,尽管能明确界定政策的实施范围和未来调查统计资料的方便,但也会对周边区域产生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按照目前观点的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划分可能欠缺科学性。解决方法应该是以湾区的“圈层”作为划分方法,第一层是临海港口连接带,第二层是环珠江口高速公路连接带,第三层是环珠江口城市间连接带,第四层是环珠江口城市辐射带。
传统港澳珠三角地区尽管经贸合作、民间往来一直紧密,但跨行政区之间的制度边界一直存在。深港、珠澳之间的通关便利化尽管大大提升,但要素流动便利性依然受限。珠三角城市之间各自为政依然存在。如广佛同城提出多年,广州与佛山之间的桥樑收费关卡一直存在,大大增加跨区域的通勤成本。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后,湾区内各市(区)应该逐渐实现去边界化。除了交界处的关卡外,各地的医疗、社保、住房、教育等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亦要在更高层次上统一规划和整合。
去龙头化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无可避免会出现到底谁是龙头城市的议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层面的区域性整体规划,应摈弃“龙头”思想。尽管国外的三藩市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都是以某个城市作为湾区的命名,城市实力也有大小之分,但它们却没有特别强调谁是龙头城市。
三藩市湾区的三大主要城市中,三藩市主要发展金融和商贸,圣约瑟主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奥克兰以高教文化体育著称,湾区的其他小城镇也各具特色。纽约湾区城市群(以曼哈顿地区为代表)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是美国最大商业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该湾区亦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製造业产值佔全国的百分之三十。该城市群区域的各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都有佔优势的产业部门,城市之间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东京湾区则经歷了东京核心区产业转移的区域分工过程。机械电器、炼油等一般製造业和重工业逐渐从东京中心地区迁移至横滨市、川崎市等城市,进而形成和发展为京滨、京叶两大产业聚集带。东京中心城区则强化高端服务功能,重点布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服务性行业、奢侈品生产和出版印刷业,成为日本最大的金融、商业、管理、政治、文化中心。
综观三藩市、纽约和东京三大湾区,湾区内各城市的定位都比较清晰并形成一定范围的功能划分,最重要的是跨区之间要素的高度自由流动性。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开始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同构程度并不高。如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物流中心;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形象鲜明;广州作为全国商贸中心地位超然;澳门、珠海国际休闲旅游中心逐渐形成;佛山、东莞、中山尽管都作为先进製造业基地,但在支柱产业上侧重也不同。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像是一场足球比赛,只有前锋、中卫、后卫和守门员等职能分工,各队员通力合作,协调发展,不强调个人主义。国家则充当教练员,从宏观上进行规划和指导。
去工程化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国家级的区域规划政策,各地政府必然积极回应。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优化发展才能基本成型。东京湾区在一九五○年代开始发展,歷经数次规划优化升级,才形成目前的状态。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是“政绩工程”,而是需要每一届地方政府官员通力合作,传承发扬。
与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一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利好必将带动一场基建热潮。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以及更高层级的协调部门,一定要慎防湾区建设陷入“基建工程”和“地产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是“基建工程”,跨行政区之间的交通衔接尽管重要,但这不是目标,而是工具。交通和通讯的更加便利性,是为了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之间各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重在“软体塑造”,而不是“硬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湾区的宜业、宜居、宜游,实现湾区的开放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从而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著名大湾区。
陆剑宝: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后、中山大学港粤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