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王禹:??創新“一國兩制”理論體系,?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創新“一國兩制”理論體系 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王禹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二○一七年十月十八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報告不僅有對過去五年工作的回顧,也有對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規律的總結,還在理論上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在實踐上作出了新的工作部署。
在關於新時代論述和大格局下,習總書記的大會報告對港澳“一國兩制”過去五年工作和過去二十年成功實踐進行了回顧和深度總結,將“一國兩制”實踐認知和理論探索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並對下一步港澳工作安排作了新的部署。
第一,報告將“一國兩制”提升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方略的高度,提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指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報告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了具體的戰略安排,即分兩步走,第一階段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與我國在聯合聲明裏承諾在港澳實行“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具體歷史周期一致,並以“到時候中國發展起來了,五十年以後也不變”奠定了基礎。報告提出,應當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用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第二,報告總結港澳過去五年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指出應當將中央全面管治權和特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將港澳治理和“一國兩制”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報告進一步指出,“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這就說明“一國兩制”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整個國家治理體系有機的組成部分,並要求進一步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
第三,報告提出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和十八大報告都提到了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但均未提及憲法。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是“一國兩制”二十年港澳成功經驗總結的必然結果,也是對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特別行政區憲制基礎的邏輯昇華。祇有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才能堅持“一國兩制”初心,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第四,報告不僅要求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且還要求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積極作為,這就對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報告要求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團結帶領社會各界人士齊心協力謀發展、促和諧,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推進民主,維護社會穩定。報告還明確提出特別行政區有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
第五,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一國兩制”下一步工作部署作了明確安排,體現了中央對“一國兩制”事業的擔當、誠意和責任。報告要求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訂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創造在一個國家下兩種制度互相融合和共同發展的新境界。港澳同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國在港澳地區實行“一國兩制”和制訂各項政策的重要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也對下一步的港澳工作做了戰略安排和具體部署,為港澳“一國兩制”今後的實踐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為進一步推動“一國兩制”體系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
王 禹
原文链接: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7-10/24/content_1217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