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方+】何俊志:大湾区“开放”“包容”特质在全运会办赛过程集中展现|对话

稿件来源:十五运会:大湾区融合的“超级连接器”|南方深读 11-08 08:00 发布人:黄会

 

南方+:十五运会向世界和全国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怎样的特点?

何俊志:多年来的实践所指向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开放”与“包容”。十五运会恰恰将这两个关键词,以高度集中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本届全运会的一大亮点,正是将专业竞技与群众性比赛进一步有机融合。这延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群众体育的传统。进一步而言,正是因为有群众体育的广泛基础,才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机制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我们常说的协同多指政府之间、政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但在本次赛事中还有政府与民间社会之间的协同。例如,武术、龙舟比赛,都极具大湾区地域文化特色。

通过本届全运会,我们得以在一个高规格平台上,向全世界集中展示中国如何将竞技体育的专业性与群众体育的广泛性有机结合,展现出大湾区的活力。同时,全球性因素、国家特征与地方文化,也在一个区域层面上实现了集中呈现。可以说,我们正在逐步积累并向世界展示一种新的体育发展模式。

南方+:十五运会的这种“开放”与“包容”,是否也有助于推动港澳青年更深层次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何俊志:中央高度重视港澳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包括如何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例如,促进港澳学生与内地的交流,为港澳青年来内地就学和生活提供一系列的便利化措施,以及为他们在内地创业、就业提供支持。

这些工作并非短期举措,而是长期坚持、不断深化的,也体现在这次的十五运会中。这次香港义工团队中有超过1000名15至17岁的青年;各个地方代表团中青年运动员比例有所提升;还有专门的“青年组”赛事项目。这种将“青年发展”理念贯穿于组织、参赛、志愿服务等各个层面的方式,无疑体现了国家对青年群体成长的关注。

随着大湾区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当进一步鼓励年轻人更深入地参与其中。这种参与不仅有助于促进青年群体之间的情感融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体育精神,并激发他们对新项目、新形式的探索热情。这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11/07/c11890815.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null&appversion=13000&firstColID=42402&enterColumnId=0&date=&lay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