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有道:跨学科视野下的多元认同”工作坊成功举办
2025年6月8日下午,大社科工作坊·创新文会第18期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文科楼712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工作坊由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主题为“认同有道:跨学科视野下的多元认同”。工作坊汇聚了历史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艺术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与资深专家,搭建起认同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旨在为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认同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会议由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办公室主任、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曹旭东主持。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肖滨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肖滨教授指出,大社科系列工作坊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汇聚多方智慧,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回应现实社会关切,陆续推出了“心有所安”“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等系列专题工作坊。
在青年学者发言环节,六位来自不同院系的青年学者围绕“认同”主题展开学术分享。中山大学历史系任建敏教授以《族类标签与身份认同》为题探讨了国家行政逻辑下族类标签的界定及其对身份认同的影响。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郭宇菲副教授以《语言与集体身份认同》为题分析了媒体语境中粤语与香港身份认同的关联类型。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孔庆夫副教授阐释了粤剧文化对铸牢粤语社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熊迅教授以《多重边缘中的国家认同传播》为题,通过多模态的田野资料分析了在多重边缘地区国家认同的形成与传播机制。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殷丽君副教授分享了关于个体自我欺骗与道德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赵萱副教授以《差异性包含下的认同景观》为题探讨了族群治理模式对巴勒斯坦人族群认同的影响。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重庆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教授,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黎熙元教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佐斌教授等资深专家作了精彩的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认同”是理解中国和大湾区变化发展的核心议题,倡议未来以多学科视野与阶段性分析深化对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