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协办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十五周年志庆纪念系列活动之“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论坛”
11月9日下午,由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和澳门科技大学主办、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协办的澳门霍英东基金会十五周年志庆纪念系列活动之“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论坛”在澳门科技大学举行。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信托委员会主席霍震寰、行政委员会主席霍启山,委员霍震宇、霍启刚、霍丽平,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社会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广志,粤港澳研究院副理事长郑德涛,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等,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近200人出席。
与会嘉宾合影
霍震寰致词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南沙不仅是粤港澳尝试合作示范区,也是粤港澳合作的核心地带,连通香港、澳门以及大湾区各城市。因此,将南沙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连通的不仅是人才、资本以及资源,更是创新和动能。是次论坛不仅有助于凝聚各方的全行业共识,也有助于形成社会合力,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陈广汉副院长作主题报告
陈广汉副院长作了《南沙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报告。陈广汉副院长围绕南沙开发的历史演进与新时代使命,南沙新区的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南沙新区的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全景式介绍了南沙开发的历史与现状,认为南沙位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几何中心也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南沙使得广州从河港城市变为滨海城市依托,是广州产业升级的发动机,也将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新平台,要建设成为广州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陈广汉副院长建议,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位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发挥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构建体制优势,以开放门户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资源配置功能,使南沙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林广志所长以“制度创新与合作发展——湾区时代港澳与南沙协同发展的可能路径”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对港澳与南沙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在互动环节,陈广汉副院长对港珠澳大桥、澳门青年到内地创新创业等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