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口学会2022年年会湾区人口高质量发展分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人:adsyxy

       2022年7月21日上午,现代化新征程的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学会2022年年会拉开帷幕,21-27日期间39个分论坛在线上对人口科学研究重要领域进行深入专题研讨和交流。24日下午,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南方人口》编辑部成功举办“湾区人口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侯佳伟教授主持会议,7位发言人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发展趋势、迁移规律、人才集聚和老龄化状况等热点议题做了报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王谦副会长和中山大学《南方人口》主编梁玉成教授做了专业点评。

      首先,侯佳伟教授向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指出继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世界新的增长极。在新时期,湾区人口发展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和新发展趋势,本论坛拟对湾区人口发展进行持续关注和研究,旨在促进湾区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探究新人口形势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实施思路、方法和路径。

湾区人口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的主持人、点评人和发言人

7位嘉宾依次发言。四川省巴中市经开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时泽信会计师的演讲题目是《湾区人口迁移流动的模式、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湾区由廉价劳动力获得产业比较优势过渡到现在科技和新兴产业竞争的转变,强调应该教育和相应制度的配合,提升大湾区中心城市的产业竞争优势。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郭显超副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素质综合评价研究》。根据人口素质的概念设置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人口素质评价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人口素质水平、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做了全面分析。

暨南大学吴伟东副教授发言题目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跨境流动政策》。依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从经济成本、教育成本、公共服务成本和时间成本等四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广东地区面向港澳人才的现行政策,并探讨了港澳地区引入内地人才的主体政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跨境流动的政策建议。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周博副教授探讨了《澳门外地雇员中内地人比例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长期来看,内地外地雇员占比与澳门人口密度成正比,与澳门整体工资成反比,并随时间增长而不断上升。土地、经济和政策因素会对澳门外地雇员来源地产生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国英副教授分享了《广东省人口老龄化与养老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以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和养老资源配置均衡性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及养老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特征,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出措施和建议。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五所技术总监刘泓的发言题目为《2000年以来广东省人口变化特征及对策研究》。根据历次人口普查和小普查数据总结了广东人口变化特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广东省人口变化影响因素和对策,为制定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策略和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华南师范大学廖了副研究员团队汇报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流动人口社会保护困境与治理研究》。该研究从社会保护视角,基于亚洲发展银行提出的SPI指标体系对大湾区流动人口进行社会保护评价,讨论了湾区流动人口社会保护的困境和治理,并提出注重顶层设计与微观执行、推进跨境医疗、养老保险合作、因地制宜有机统筹政策打造温暖湾区、高质量湾区等建议。

最后,王谦副会长和梁玉成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精彩点评。王谦副会长在点评中强调,研究湾区问题应该注意分析湾区的特殊性,并且指出学者不光是发现问题,还要结合实际实地分析问题,创造学术价值。梁玉成教授指出,研究湾区问题要注重外生因素,开展研究要注重实效性,鼓励学者结合实际、敢于应对当下的挑战。

会议持续了3个小时,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分论坛的交流讨论。会议在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

湾区人口发展分论坛部分参会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