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汇报】大湾区创新能力评估报告发布 香港次于深广居第三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文汇网讯】(香港文汇网记者 方俊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与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24日联合发布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评估报告》,主要从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创新绩效四个维度进行评估,深圳、广州均已超越香港。其中,在创新绩效方面,深圳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益方面均远优于其他地区。

  “创新与大湾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期间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在创新指数总得分,深圳、广州、香港、珠海、东莞位居前五名,其中深圳以67.14居首,广州以58.07次之,均超越香港的43.23,分别多出逾55%、34%。

  “创新绩效”深圳远高于其他地区

  该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广汉表示,大湾区内部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创新能力最强的深圳是创新能力最弱地区的3.8倍,创新能力以“”深圳-广州-香港为轴线向外阶梯型递减。

  其中,在创新要素方面,广州表现最好,在人才、资金及研发机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而创新环境方面,整体上深圳表现最好,其中在产业发展和创新支持度方面尤为突出;香港则在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方面表现最好。

  至于基础设施方面,整体上广州表现最好,在交通物流和生态环境表现最好;而深圳的信息通讯表现最好。在创新绩效方面,深圳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益方面均远优于其他地区。陈广汉称,目前广州和香港的科研较多在高校里面,而深圳更多在企业中,“创新绩效”评估结果说明深圳的创新转化较好,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和转化。

  香港人均GDP料2025年被珠三角追平

  “近年来,深圳在专利申请方面已远超过香港,譬如2016年深圳便超14.5万件,香港仅约1.4万件。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与香港发工资差距也进一步拉近,如去年深圳平均月薪已达8421元。”香港大学香港城市规划及设计系教授叶嘉安在研讨会上表示,去年珠三角人均GDP为18484美元,其中深圳为27199美元、广州为22317美元;而香港为44999美元。但未来几年,珠三角与香港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预计到2025年,珠三角的人均GDP将追上香港。

  “目前香港在多个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创新领域仍走在世界前列,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优势、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服务优势、国际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均可助力大湾区发展。”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胡伟星表示,既有汇聚多家龙头科创企业的深圳,也有多个正在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城市,在科创产业上与香港优势互补,大湾区可以成就一个人才、科研机构与企业汇聚的国际科创中心。他建议,大湾区可借鉴欧盟,在一个很好的中央协调机制下,学习欧盟“共同市场”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人员流动、关卡管理、科研合作、大学联合等方面借鉴欧盟。

  “前店后厂”变身“互为桥头堡”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指出,大湾区城市群要建立扎实完善、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譬如港深合作从“前店后厂”模式发展为“互为桥头堡”,这些经验对大湾区建设十分有用,可加强规划引领。在港澳培养新优势、发挥新作用的同时,实现大湾区各城市的合理分工。

  大湾区创新能力评估四个维度排名

  创新指数总得分:深圳、广州、香港、珠海、东莞位居前五名,深圳以67.14居首,超越香港的43.23,多出55%。

  创新要素:广州表现最好,在人才、资金及研发机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创新环境:整体上深圳表现最好,在产业发展和创新支持度方面突出;而香港在营商环境和市场化程度方面表现最好。

  基础设施:整体上广州表现最好,在交通物流和生态环境表现最好;而深圳的信息通讯表现最好。

  创新绩效:深圳远高于其他地区,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益方面均远优于其他地区。